不惑之年再创业的陆道应,对养牛场投入全部心力。
“再过两个月,这里就有一批肉牛出栏了。” 在江南区江西镇立体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基地,南宁市兴荣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陆道应站在牛栏旁,看着300多头正在吃着牧草的优质肉牛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批肉牛出栏后,他就有资本继续完善自己的养牛产业了,他希望尽快建立起从养殖、屠宰到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让养牛效益达到最大化,带领公司职工和合作农户一起走上致富路。
不惑之年创业圆梦
养牛并不是已经不惑之年的陆道应第一次创业。在制备草料的车间里,陆道应和记者说起了自己的创业路。早年他做过很多工作,通过多年的小本经营陆道应比村里其他人早一步积攒起本钱,但是他心里一直有个梦想。
“早年和朋友一起去贵州贩牛回来卖,就发现肉牛的利润可观,过了几年江南区养牛的人家越来越少了,农业机械化后,大家都选择把牛卖掉,而市场上牛肉的价格一年高过一年。我觉得这是个机会,我要养牛致富。”谈起创业初衷陆道应说。
但是养牛可不是件容易事,对场地、资金和技术都有较高的要求,直到去年,陆道应才在江南区水产畜牧部门的支持下获得城区补贴120万元,开始创业。
走进陆道应的养牛场, 3000多平方米的标准牛栏里,300多头肉牛秩序井然地吃着草料,公司职工仔细观察每头牛的状态,清理牛栏,忙碌不已……因为投入了大量心血,陆道应每天都在这里盯着。
陆道应算了一笔账,一头优质肉牛售价可达万元,300头肉牛陆续出栏,就是300万元,除去场地租金、管理费用、饲料成本和买牛的钱,纯收入比较可观。
建立林下循环产业链
陆道应养牛可不仅仅只负责养,而是建立起一套绿色循环体系,发展林下经济。在养牛场外,茂密的林下长着一畦畦比人还高的绿色植物,掰下一小节,里面汁液很多,舔一舔还很甜,这是肉牛最爱吃的牧草。“我们实施牧草(秸秆)—肉牛—沼气—蚯蚓—生物有机肥—绿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实现了绿色低碳节能。”
据介绍,这个模式就是利用林下种植牧草,用牧草养牛,牛粪采取干清粪方式,牛粪收集到粪房堆集15天后用来养蚯蚓,牛场按“雨污分流”要求,所产生的污水全部进入沼气池,经沼气池发酵后,沼液流入集污池,然后用沼液浇灌周边的草地和果树变废为宝,沼气池所产生的沼气用于场内的职工生活用气以及周边群众的用气,年可节约开支20多万元。
“由于基本吃牧草长大,这样的肉牛是真正的绿色产品,在市场上价格也在走高。”陆道应说。
完善产业链带领农户致富
看到陆道应的项目做起来了,附近不少农户和养殖户和他合作,通过“示范基地+合作社养殖小区+农户”的经营模式,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四个统一”:统一供应优良牛犊,统一养殖技术,统一养殖技术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成品牛回收,目前签约加盟养殖肉牛户数达15户,养殖肉牛数达120多头。
不光合作农户,周边群众也受益。牛场收购周边群众的甘蔗叶、稻草等,不仅降低养殖成本还增加周边群众的收入,解决不少人的就业问题。
江南区水产畜牧部门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现在陆道应的养牛场已被列为江南区林下优质肉牛养殖示范基地。
陆道应还想走得更远,他已经开始着手扩大规模。他指着牛场边的一块空地告诉记者:“这个月这里要建一个转栏的牛棚,很快一批小牛就要进厂了,要观察两个月才能让他们进总厂。下一步打算做配种繁育,这方面技术还要再找合作单位。现在卖牛都是通过南宁的牛市卖掉的,利润不高,远期在屠宰加工这块多努力,这样我们自己养的牛,屠宰加工之后进入到超市等卖场,利润会更高。我目前最远想到的是建立品牌,以后提起南宁的优质肉牛,大家想到就是我们的牛。这些现在都还是梦想,路还要一步步走。”
近年来,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林业生产方式和一项新兴的富民产业,南宁市正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推进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经营。在2015—2016年,南宁市将按照先示范后推广的原则,以市林科所、市丁当林场和县级各国有林场为示范推广主体,进行林下经济项目的引种、试种试验,探索推广示范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