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的女儿学写字,“牛”字引起了她的兴趣。原因之一,她属牛,她觉得“牛”和她很有缘分;原因之二,她姥姥家原来有几头黄牛,现在没有了,小时候的记忆仍然特别深刻。她问我,为什么现在姥姥家不养牛了,村里其他人家也不养了,为什么?女儿还小,很多道理她还不懂。但有个现实数据也许能说明这个现象。2000年以来,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牛”用途的变化,“役用牛”慢慢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出现大量的“弑母杀青”,导致2000年到2010年间,我国活牛存栏量下降13.89%;而同期,中国奶牛存栏总量相对稳定。孩子姥姥家所在的内蒙古西部农村,是全国活牛存栏量减少的一个缩影。
“乳肉失衡”的中国牛业
退“役”之后,牛的存在,只为满足人们的“乳、肉“之需;乳牛、肉牛,发展状况迥异。
2000年后,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老百姓收入水平快速上升,生活内容得到质的改善。牛奶,曾经是老弱病残所需的营养品、走亲访友的伴手礼,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变成像米面粮油一样的生活必需品。中国乳业飞速发展,成就了伊利、蒙牛等世界级的乳业巨头。在巨大需求的刺激下,中国奶牛养殖发展迅速,从小区/奶站到规模牧场,再到牧场联合体,奶牛饲养发展成为一个规范化行业。
而退“役”转“肉”之后,肉牛在形成“行业”的过程中,相对乳业的发展,还过于缓慢,至今未能成型。品种杂乱(无特色)、成本高、饲养技术落后、屠宰分割水平低、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等因素制约中国肉牛业的发展。中国牛肉至今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行业壁垒,注定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处于弱势地位。
中国牛业的困局
乳牛、肉牛状况虽有不同,却面临同样的困局。
近两年,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入。中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牧业大国关税壁垒逐步取消,进口乳、肉凭借品质和价格优势,来势汹汹,在国内市场攻城略地。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澳新两国进口乳制品(原奶/大包粉)价格持续下跌;按原奶价格计算,到岸价甚至低于国内牧场原奶的生产成本。作为乳制品加工企业,选择品质优良、价格低廉的生产原料无可厚非。结果,乳企只能压低国内原奶的收购价格,压缩国内原奶收购计划,部分牧场只能收购70%,剩余30%需自行处理。“量价齐跌”无疑给牧场经营带来巨大的压力,而这样的情况没有丝毫改变的迹象,不远的将来“倒奶杀牛”也许会再现江湖。从长远看,奶业形势的发展必将伤害中国的奶牛饲养行业;奶业安全也将会受国外巨头的操控。
国内肉牛行业所处环境更加恶劣,行业发展无标准、不规范,产业化尚未形成,还不具备抵抗外来竞争的能力。一方面,国内肉牛基础牛群数量急剧减少;另一方面,牛肉需求高速增长,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进口牛肉数据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矛盾的尖锐程度:2012年中国进口冻牛肉30.3万吨,同比增长2.1倍;2013年进口141.4万吨,同比大幅增长3.7倍;2014年前7月中国进口冻牛肉91.6万吨,同比增长27.8%;截止2015年,中国牛肉市场55%的需求部分依赖进口。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牛业危机四伏;这一幕和“中国大豆”的沦陷前期,如出一辙。
“乳肉兼营”破局中国牛业
无论乳肉,其行业属性皆属大宗原料生产,成本控制、定价权优势确立是取得竞争核心的基础。
乳肉兼营、以乳养肉,是降低成本的关键。牧场将原有低产奶牛、淘汰奶牛价值提升,杂交高品质肉牛冻精或植入和牛胚胎,生产杂交一代或纯种肉牛,借助牧场现有基础母牛、设施设备、管理团队、集团采购等优势,大幅降低肉牛饲养成本,批量化生产高品质牛肉。同时,可优化奶牛牛群结构;在乳、肉之间动态平衡,综合效益凸显。
中国牛肉业的发展,一定要采取差异化的竞争战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竞争核心;只有差异化的产品才能摆脱价格的竞争。就国内牛业看,国内存栏量最大的荷斯坦牛(奶肉兼用型),品种一致性高、母蓄存栏数量大(约1400万头)、规模化养殖条件好(6600家规模牧场占总牛头数的45%)。用高档肉牛与荷斯坦牛杂交(胚胎移植),培育独具特色肉牛品种,既能提升牛肉品质,又能降低牛肉生产成本。产品有差异,成本有优势,基础条件有保障,才是中国牛肉业发展之道。从日本经验看,日本在2000年以后,逐步开始尝试荷斯坦奶牛与日本和牛(Wagyu)杂交,生产F1代杂交种肉牛,出肉率、饲养周期、雪花肉出肉比例等都得到很好的保证,有效回击国外进口牛肉的竞争。
借助基础优势(奶牛),引进国外优良品种资源(西门塔尔、安格斯、和牛),整合全球的肉牛饲养技术,培育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品种,走有中国特色的牛肉业创新(差异化)之路。差异化战略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牛肉行业发展的保证。
乳肉兼营,构建“乳、肉”的成本优势,通过差异化(产品)的生产,自主定价,摆脱价格竞争。也只有这样,中国牛业才能突破困局,自主发展。
(东北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