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全盟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探索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畜牧业生产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2015年牧业年度统计,全盟存栏牲畜1548万头只,其中,羊存栏1386万只、牛存栏139万头;年出栏牲畜800多万头只,肉类总产量266万吨,是内蒙古和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随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和消费需求变化,传统畜牧业正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良种化、品牌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畜牧业迈进。当前,全盟畜牧业发展面临生态保护压力加大、环境约束趋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农牧民增收空间收窄等多重挑战。自觉遵循新发展理念,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减羊增牛”战略,加快发展优质良种肉牛产业,是再造锡林郭勒盟畜牧业发展新优势,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促进一产与二三产紧密融合、协调发展,构建全盟优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草原生态永续保护利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富民安边稳边的必由之路与现实选择。根据中央、自治区有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盟委、行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农三牧”工作的实施意见》(锡党发〔2015〕12号),现就加快发展优质良种肉牛产业作出如下决定。
一、发展优质良种肉牛产业的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自觉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减羊增牛”战略,以发展优质良种肉牛产业为突破口,以建立优质良种肉牛繁育体系为基础,以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公司+农牧户”的方式,从引种、育种、扩繁、育肥、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到防疫检疫、质量追溯、检验检测、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各环节,进行一体化运作。通过引进和培育行业领军企业示范引领带动,全面推行养殖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服务社会化、模式多样化,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全盟草原畜牧业现代化水平。
(二)遵循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自觉遵循新发展理念,坚守生态良好底线,正确处理现代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的关系,科学合理利用草原资源,走优质良种、产品安全、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子。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服务和监管作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公司+农牧户”的方式推进。
——坚持种养加结合,产业融合。通过育种、扩繁、育肥、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一体化运作,驱动种养结构调整优化,推动畜产品精深加工,带动上下游加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及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坚持科技支撑,集约发展。把创新作为引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大畜牧业及相关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坚持利益联结,富民安边。建立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稳定、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农牧民在一二三产的增收空间和渠道,保障持续稳定增收,实现富民安边稳边。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盟牧业年度优质良种肉牛存栏达到300万头以上,年育肥出栏精深加工规模达到100万头以上。用3—5年时间,建成国家级优质良种肉牛繁育示范基地,基本形成全盟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打造成我国中高端生态畜产品之都,实现产业增强、生态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稳定多赢,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建立现代优质良种肉牛产业体系
(四)加快优质良种选育扩繁。2016—2018年三年内,全盟引进安格斯、西门塔尔等优质良种肉牛10万头,通过引进优质良种肉牛扩繁和现有肉牛品种改良提升,改善肉牛畜种结构,提高良改化程度和个体产肉性能。重点在东乌旗、西乌旗、乌拉盖、太旗和锡林浩特市、蓝旗、多伦县建设以安格斯牛为主、西门塔尔牛为补充的繁育基地;在白旗、阿旗、东苏旗、西苏旗、黄旗建设以西门塔尔牛为主、安格斯牛为补充的繁育基地。启动实施优质良种肉牛锡林郭勒新品系选育工程,逐步实现全盟优质良种肉牛繁育推广全覆盖。
(五)大力改进生产经营方式。全面推行规模化、标准化饲养管理模式,大力培育现代家庭牧场(专业养殖大户)、农牧民养殖合作社(联合经营户)和大型养殖、育肥、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现代畜牧业经营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饲养管理,从引种、育种、扩繁、育肥到屠宰、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依照国内一流或国际先进标准,建立完善相应标准和技术规程,形成锡林郭勒中高端牛肉标准化生产体系。鼓励规模化、标准化优质良种肉牛舍饲育肥,确保架子牛不育肥不出栏、不达标不加工、不加工不出盟,加工必须精深加工,从根本上提高锡林郭勒盟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化经营水平。
(六)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市场化导向,强化政府服务和监管,以利益为纽带,建立企业和农牧民之间诚信紧密的权责利关系。通过政府监督引导,鼓励企业与农牧民订立具有法律效力的购销合同,采取政府贴息、购买服务和金融担保等方式,为养殖户提供信贷、技术、防疫等服务,提升发展保障能力;鼓励农牧民组建肉牛养殖育肥合作社,开展联户经营;鼓励农牧民以耕地、草牧场在流转均价基础上,适当合理上浮作价入股或以流转议价保底协议入股等形式,参与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鼓励龙头企业雇用流转耕地、草牧场的农牧民和返乡务工农牧民,实现企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共赢。
(七)引进培育行业领军企业。盟旗两级要加大对国内畜产品生产加工行业领军企业落户盟内的引进和扶持力度,重点扶持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合作等形式,整合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淘汰环保、食品质量安全不达标和生产工艺落后的小企业,培育上下游产业合作新型发展模式。积极与行业领军企业和国内重点科研机构合作,做好肉类及骨血、脏器、油脂、肠衣、胎盘、皮毛等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肉牛产品附加值和整体经济效益。
三、全面提升基础支撑能力
(八)着力改善基础配套条件。各旗县市区要抓住国家、自治区支持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有利时机,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大力吸引社会投资,积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棚圈、储草棚、青贮场(台)等设施和粪污、病死畜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农区、半农半牧区要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进“粮改饲”,扩大青贮玉米、青谷草、青莜麦、苜蓿等青贮饲草种植规模,建设以水为中心的人工草地和高产饲草料基地。牧区突出抓好天然草牧场保护和建设,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生态补奖政策,严格执行天然打贮草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利用天然草牧场资源。鼓励发展沙草产业和饲草料加工业,建立健全饲草加工储备制度和青贮饲草料生产服务体系,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九)建立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按照立足内蒙古、辐射华北东北、面向全国的目标,规划建设锡林郭勒盟牛羊肉交易中心,打造集现货、期货及繁育、加工、销售、仓储、物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牛羊肉交易及优良畜种交易平台。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建设覆盖全盟的冷链物流体系。深化京锡合作,着力将锡林郭勒食品检验检测和风险评估中心,打造成国家级区域畜产品特色检验检测和风险评估中心,提升优质良种肉牛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充分应用“互联网+现代畜牧业”,加快现代畜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在全国率先建立现代畜牧业大数据应用试点;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和商超对接、多种营销;建立优质良种肉牛系谱、体况、生长、生理等档案数据库,采用rfid(射频识别)等技术,建设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实现从牧场到餐桌全过程数字监控和质量追溯。研究制定“锡林郭勒牛肉”绿色品牌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品牌保护管理,扩大锡林郭勒草原牛肉产品品牌溢价效应。
(十)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积极防范旱灾、雪灾、冻灾及强沙尘暴等极端天气对肉牛养殖带来的自然灾害风险,建设适应锡林郭勒盟气候环境特征的防灾型棚圈设施,建立健全农牧业生产气象预警系统,切实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由第三方为养殖户提供疫病防控防治服务,建立完善动物疫病监控、检验、防治、处置、监督体系。建立政府、企业与农牧户共同参与的价格风险调节基金,积极应对牛肉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积极争取将优质良种肉牛纳入自治区、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范畴;鼓励和引导养殖户、养殖企业与商业保险公司建立优质良种肉牛商业保险,提高全产业链风险防控能力。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十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盟本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各旗县市区要根据本地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发展需要落实配套资金,各级财政专项资金主要通过贴息、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发展。盟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研究制定财政资金扶持优质良种肉牛产业使用管理办法,明确支持对象、范围、条件、方式、标准、流程等,严格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和审计监督,防范资金风险,确保运行规范安全,真正发挥最大效益。
(十二)建立产业发展基金。采取政府引导、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共同出资的模式,盟级设立现代牧业发展基金,用于启动优质良种肉牛产业重点工程。要加强与有关银行的对接合作,研究制定现代牧业发展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同时要积极推行ppp等多种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发展。
(锡林郭勒日报) |